內容來自sina新聞
觀點意見保定與東莞 打開城鎮化制度堤壩
葉檀 似乎風雨飄搖的經濟信心,出現瞭保定一抹亮色,這座沉寂已久、灰頭土臉的古城突然粉墨登場,成為信心象征,媒體披露甚至出現瞭捂盤惜售的現象汽車信貸增貸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
3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出臺,明確"保定作為畿輔節點城市,利用地緣優勢,謀劃建設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業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不是河北省政府一拍腦袋的異想天開。一時間,保定甚至讓人有陪都之感,地位直線竄升。
環北京都市圈最終將承接北京的部分功能,北京周邊的城市均有"與有榮光"的機會。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其產業、物流、科技創新、教育、央企 總部等功能,隻有分散到周邊城市,才能抵擋住源源不斷尋找機會而來的各色北漂。雖然成本高,雖然生活在底層,但北漂們堅信,隻有北京才能帶來類似王寶強改 變命運的機會。而審批制度的存在,也讓一些充滿野心的公司與機構把總部搬到瞭北京,他們希望離心臟近一些、更近一些,結果可想而知,北京的常住人口僅次於 上海,這顆心臟的負擔日益沉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珠三角、長三角都市圈,往日經濟快速增長渾身鮮亮的大小城市,如東莞、無錫等,卻欲振乏力。
同樣處於城鎮化進程,保定與東莞的對比讓人疑惑,為什麼會冰火兩重天?
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溢出效應無庸置疑,事實上,香河、燕郊、廊坊等地無不受益於首都城市圈的擴張進程,受惠更加顯著,類似於保定、滄州這樣的城 市,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恩惠,與北京、天津相比,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極大。保定總面積達22190平方公裡,2013年,總人口1182萬,主城區人口240 萬,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均GDP位居河北省中遊。2013年,河北省會石傢莊人均GDP7561美元、唐山人均GDP12770美元、保定人均 GDP3812美元、天津人均GDP16419美元、北京人均GDP15216美元。
作為一個發展極不均衡的大都市圈,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對城市經濟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商業經濟滲透到農業經濟與傳統經濟,效率極高,城市群可以快速拉動窪地,如同二十年前長三角、珠三角。
關鍵是,首都經濟圈不存在地位之爭,雖然各城市難免存明爭暗鬥之心,但老大、老二、老三的地位明擺著,誰也無法撼動,其他城市隻有各盡其力,爭取承接大城市的外溢產業,不會形成由於行政地位、歷史淵源等造成的惡性排擠、惡性競爭。
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則沒有這等好運,城市群內部的發展已相對均衡,上海、南京、杭州、無錫、蘇州都是響當當的叫得上名號的5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均GDP也大同小異,相差不會特別懸殊,大規模的基建提升效應不如保定等地高。
珠三角、長三角需要的是各城市之間協同作戰,打破壁壘,讓資源依照市場高效原則在城市群內最大限度地流動,這些已經較為發達的城市群需要的是制度上的大突破。
恰恰在制度突破方面戳到軟肋,各城市各自為戰:一個區域內最重要的國際機場可以修在離其他大城市遠到離譜的地方,物流人流的銜接極不方便,其他城市以牙還牙,自行修通彼此互聯的高鐵線路,刻意繞開大城市。花費巨大,連通效率卻不高。
大城市如廣州、上海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照的是屬地原則,從市中心、近郊向遠郊發展,郊區並區之清償證明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土城房屋信貸後拆除瞭區之間的行政籬笆,遠郊的物業逐漸盤活。在現行行政框架內,如此選擇成本最低可以理解。
在一墻之隔的重要區域,因為行政區劃不同,道路不暢通象人一口氣接不上,如珠海與中山;醫保等社會基礎保障不能共享,如上海與昆山,人流自然不 暢通,人氣不暢,結果可想而知:周邊城市的發展遭遇強大的瓶頸。如果改變行政區劃、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區、縣的長官們恐怕很多會後脊梁發涼,未來該到哪裡 謀個前程?對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而言,城市群的未來發展取決於制度改革能否到位。
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滯後也是在為以往還債,以往發展太快,因為WTO紅利日子過得太輕松,這些城市出於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沒有把創富人 群與機制留在當地,自己坐收地租,如今受到報復:數百萬的外地務工人員進入城市,能留下來的瞭瞭無幾,一旦產業退潮,諾大的城市失去百萬以上的人口,空空 蕩蕩,瞭無生氣。
保定與東莞不同,保定是二三十年前的東莞,而東莞是未來的保定,基數較低的時候,基建提升經濟易,但為城鎮化打開制度堤壩,難。
葉檀 知名財經評論傢、財經專欄作傢。文章轉自作者博客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4-04-02/08544032992.shtml